English

电子图书:一个时代的诞生

2000-06-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康慨 我有话说

热闹过一阵,后又归于沉寂的世界电子图书市场在进入今年夏天之后,开始变得异常火爆。也许两年前还有人乐观地预言,电子图书不会动摇我们现有的出版发行结构,或者在至少这一两代读者身上不会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几个月来形势的发展已经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由于技术的创新、特别是一些相关大公司的加盟,使电子图书第一次真正形成了足以令传统出版业侧目的力量。

我们自己的问题也随之来了,要不要面对,如何面对和怎样面对仍然是三大问题。想想我们也曾这样谈论过网上书店对传统书业的影响,但当国内近百家网上书店蜂拥而上,而出版社和新华书店的收银机,并未因别人钱口袋里寥寥数下的“当当”声而少收了银两的时候,一些屡试不爽的万能理论又被再次提起,比如“国情”说,比如“消费习惯”说,比如“泡沫”说,结果鲜见有人认真对待建立在技术创新之上的未来可能给这一千年产业带来的风险。

电子图书是一种只有两分钟热度的新奇玩具吗?它真的能改变人类几千年来的阅读习惯吗?或者,它有什么手段,可以攻破我们目前在出版、发行、零售诸环节上的政策和法律屏障?也许在某些人看来,这些都是只用“Yes”或“No”就能回答的简单问题,但别忘了,技术创新可以将人送入太空,也能毁灭地球。网络只有未来,而没有边界。

网络时代的书虫

现在,“虫”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儿,有时是将无形幻化成有形,如“千年虫”和“爱虫”,有时则用来形容沉迷于某种情境中的人,比如“网虫”指的就是一天到晚战斗在网络上的同志。前两年,有几个朋友曾对我说:“嗨!你这个网虫!”那是因为他们在晚上11点到凌晨两点期间总是打不进我们家的电话。可是等到他们也装“鸡”买“猫”后,就轮到我着急了:你们这帮虫子!

说我网虫我不大乐意,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得靠这个吃饭,不是上去转悠或逮住个什么人就开聊。但说我“书虫”我很开心,特别是最近读书时间越来越少,书虫的称谓更像是一种赞美。城里的交通状况如此恶劣,我还是很愿意坐大巴上下班,就是为了能在车上看会儿书。出去度个假期什么的,也老是为带多少书跟老婆拌嘴。过去两个人总还好说,现在加上个胖乎乎的女儿,免不了要经常扛着抱着,她要是在路上睡着了,重量至少增加一倍,这时你一定会晕得直后悔。当然,我不能后悔生了女儿,而把她放在人家门口再留个字条,上书“好心的大爷大婶帮我看会儿我家闺女,我得去照顾我那一箱子书去了”,或是送到邮局脑门儿上给她糊一枚邮票寄到内蒙我爸家里,我只能悔不该又带出来这么多砖头一样沉甸甸的书本啊。

那时我就只好遥想一下电子图书——好几十本书,一骨脑儿搁在一个巴掌大的扁盒子里,揣在身上哪个兜都成。女儿与书可以兼得了,再生一个我都不会觉得有啥负担。

这也许就是电子图书(e-book)诞生和发展的动力之一:方便携带。

我已有近十年居无定所,每次搬家最头疼的就是这些书,整理、打包、装车、再拆包、上架,死沉死沉,累死人啊。我还去过一些学富五车的师长家里,现在教授们的房子都挺大的了,但老先生们书搁得还是哪儿哪儿都是,看着他们爬上爬下给我找个什么资料,我还得在后面帮他们托着腰,生怕一不留神造成我国学术界的又一重大损失,心里也挺不落忍的。这时我也会想到电子图书:节省空间,方便查找。多好呀!

那时,对于我来说,电子图书还只是阿西莫夫式的幻想,总还得等些年头吧。

电子图书宣战

事实上,这样的等待不需要多久,至少比我几年前的科学幻想来的要快。在过去的两年里,电子图书和网上出版已经以一种很好的势头开始起步。大概就在前年的下半年,两家新兴公司几乎同时推出了自己的电子图书阅读器,一种是新媒介公司(NuvoMedia)的Rockete-book,一种是软书出版公司(SoftbookPress)的Softbook,其大小跟现在濮存昕手里头举的那种“商务通 差不多。这种电子图书初时的确引起了很多谈资,但是直到今年早些时候,还并未在大众消费市场上形成一种潮流,顾客不多,也少有大的出版社为他们提供内容支持。

进入新世纪的头一年,电子图书开始因世界三大出版巨头的先后加入而显得来势汹汹。5月23日,时代华纳宣布将投资创办两家新的出版公司,一家名为iWrite.com,另一家叫iPublish.com,加上他们的iRead频道,甭说别的,光看名字已经知道其用意何在。“.com”的后缀证明它们是网络公司,一家是Write(写作),一家是Publish(出版),还有一家Read(阅读),前头再加个时髦的“i”,无非就是搞电子写作、电子出版和电子发行的网络公司。时代华纳宣布将在网上征集作品手稿,并将其在互联网上出版,从创作、出版到阅读,要搞就搞一个一条龙的流水作业。而另两家出版界的老大西蒙和舒斯特公司以及兰登书屋也已与软件业的巨无霸微软公司结盟,共同开发可供手持式阅读设备和电脑使用的电子图书,微软负责阅读软件和设备的开发,而出版商提供版权。

与此同时,兰登书屋推出畅销书作家埃里克·克拉普顿新作《时间线》的电子版,一直与亚马逊竞争的网上书店巴恩斯和诺宝负责在线上销售。微软也不甘人后,宣布将十几本系列畅销书《星际历险》(StarTrek)制成电子图书发售,不过要想看书,还得购买微软生产的一种手持式电子图书阅读器,该产品内置微软的Win?dowsCE系统,并预装其阅读软件MicrosoftReader。据悉,时代华纳也将采用这种软件,并结合一种他们称之为ClearType的保证页面显示更清晰的技术,用于时代华纳版电子图书的出版。

今年更早些时候,微软和美国连锁书店的巨头巴恩斯和诺宝结盟,宣布共同促进电子图书的市场普及,并发出野心勃勃的宣言:要在十年内结束纸质图书的时代。

人们很乐于用“狼来了,狼来了”来形容一种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潜在威胁,但现在狼真的来了,而且不再是两年前那只没断奶且营养不良的小狼崽子,而是彻头彻尾、如假包换的大灰狼,这恶兽也不是一只两只,而很快就会变成夺你手中衣,劫你口中食的群狼。

面对群狼

大公司的介入使得近两年来一直没啥风浪的电子图书市场掀起了新的波澜。上个礼拜,世界各地的数千家出版商云集美国的芝加哥,参加北美地区最大的年度图书展会——美国书展(BookExpoAmerica)。今年除了图书交易等传统工作之外,出版家们来这儿还有另一项工作要做,就是感受一种近在咫尺的惶恐——如果还没达到用“恐惧”一词来形容这种感觉的话。这惶恐来自于电子时代技术上的飞速更新,它将令数千年来建立在纸张和印刷设备之上的出版行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而他们,也许是凑巧,也许是不巧,都无一例外地被置于这场大变革的面前。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出版和发行上的革命,我们还不知道战火何时平息,谁将成为赢家,而谁又将一败涂地,”水晶河出版集团(CrystalRiverPublishingGroup)的总裁马克·卓斯勒说。

这位老总说话时的口气活像一个手无寸铁的观战者,有人在闹革命,电子图书的急先锋们已经宣战,但绝大部分将被攻击的人还摸不清战争的形势,他们不是不愿意拿起红缨枪和铁锹把上战场,而是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该何时参战,为谁作战。茫然正是惶恐的原因,所以他们决定先弄清楚形势再说。

因此,在此次书展期间,深受这种惶恐之感困扰的出版商们聚在一块,开始就他们的处境和对策展开研讨。传统出版的红旗还能打多久?图书革命向何处去?这都是有关各位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不整明白可怎么得了。一位老资格的出版家认为,目前的这种形势“反映出在图书产业内已经发生某种极其特别的变化,某个顾客或是某个有意成为作者的人可以仅仅通过简单地‘登录’一下,就可以满足他们的购书或出书愿望,或者一个美国的出版商可以在24小时之内,就卖出他一本新书的马来西亚版权,而无需像以往那样打一通电话,或是寄出原稿。”

这一切都还只是革命开始前的一种表象,传统的出版家们在这次书展上看到了如此众多的电子图书出版商、设备生产商和发行商,他们似乎是一夜之间从地底下冒出来的。这些人的展位也许就在他们的隔壁,也许除了他们自己,没有几个参观者真的会掏出几百美元去买一本需要经常充电的电匣子,然后把头凑近一个香烟盒那么大的屏幕上去读莎士比亚的剧本。但是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又会如何呢?那时这些传统出版商还能拿得出钱来在这么大规模的书展上弄到一个展位吗?或者,到了那时,这样的书展还有没有举办的必要呢?也许,一切都会通过网络进行,无论是写作、出版、发行,还是像这样的交易大会。

几种已经在市场上销售的手持式电子阅读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